海浪送來的祝福 加路蘭休憩區
文/林羽庭 圖/本刊資料庫、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
加路蘭,位於臺東縣的阿美族部落,阿美族語稱為「kararuan」,意指洗頭髮的地方,因為附近小溪富含黏地礦物質,洗髮後自然潤濕亮麗而得名。這些源於大自然的恩賜,孕育著生在這塊土地上人們,在海浪的薰陶下,他們用創作與藝術妝點,成就加路蘭的絕美一景。
來到花東海岸,沿著公路就能聽見海浪的聲音,向前眺望是一整片綠地,爬上緩坡,太平洋就在眼前。這裡是加路蘭休憩區,是臺東縣著名的阿美族部落,wawan的分社,最初wawan社的人每日在部落附近的溪裡洗頭,阿美族語karon(洗頭)加上an(場所),拼起來就是「kararuan」(族人洗頭的地方)。後為空軍建設志航基地機場時的廢棄土置場,近年經過生態工法的整治,不僅多了分綠意和恬靜,也在周邊規劃停車場、觀景臺及裝置藝術,讓原本廢棄的區域轉身變成一個富有藝術氣息的遊憩區域與休息站。
二○一五年起,交通部東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每年皆會舉辦東海岸大地藝術節,邀請藝術家駐地,使用源於海洋的自然素材創作大型戶外作品,增添東海岸的藝術氣息。
得天獨厚 豐富地景生態
加路蘭休憩區鄰近小野柳風景區,因此延續著綺麗的風化、海蝕景觀,奇形礁岩星羅分布,海岸線條紋路特殊,加上遊憩區腹地相當廣大,無視覺障礙,草地柔軟,如今已成為東海岸必遊之地。登上園區觀景臺上可遠眺都蘭灣、都蘭山、小野柳,細細欣賞特殊的海濱植物生態與豐富的岩石景觀,天氣佳時,甚至還能看見綠島!
加路蘭休憩區因臨界於山海之間而擁有壯闊的景觀,隨著時序變化呈現不同的樣貌,白天風光壯麗視野遼闊;傍晚彩霞滿天涼風徐徐;周邊無光害的環境,更是最佳賞星、觀月、聽濤的好去處。除了美景,區內的生態也十分豐富多樣,種植有許多不同的植栽,選取以當地原生植栽和耐旱植栽為主,有玉蘭、文殊蘭、翠玉龍舌蘭、紅刺露兜、黃邊虎尾蘭、可可椰子、苦藍盤、蘭嶼樹枸、薪艾和翠蘆莉等眾多植物,一年四季皆有不同景觀。
風聲呢喃 來到海邊看書
比起海洋,園區裡的漂流木裝置藝術總能率先奪走遊客的目光,佇立在岸邊的《在海邊看書,好嗎?》是出自花蓮的阿美族藝術家伊祐‧噶照之手,採用鋼筋、漂流木、木板與玻璃,打造讓人休息倚靠的椅子,猶如東海岸是人們忙碌後想要休閒放鬆的地方。邀請每一位來到這裡的遊客,坐下來聽聽浪花拍打的聲樂,感受微風吹拂,讓平日累積壓力的身心得到舒緩。
作品寓意著,人生如同一本書,需要細細品味閱讀,無論開心或憂愁,都應該慢慢感受每個當下。坐在漂流木椅上,試想這些木頭是如何乘著浪的推送來到這裡,並與每個走進加路蘭休憩區的遊客邂逅,進一步碰撞出新的回憶,突然懂了原來「旅行」是體驗人生最好的過程。
沐浴陽光 綻放美麗芬芳
來到加路蘭休憩區,連等車也能成為海岸公路上的美麗風景。這件坐落在加路蘭休憩區公路邊的公車亭,以漂流木、紅磚石、磁磚馬賽克、鋼筋打造,東邊是空曠的海濱草原,能夠遠眺海岸山脈與都蘭灣交界的壯闊景致。
創作者饒愛琴雖不是土生土長的臺東人,但居住臺東知本長達二十年的生活體驗,讓她以臺東的艷陽作為設計理念,將多彩的馬賽克拼貼在漂流木上進行創作,象徵著萬物都是吸收太陽的能量才得以成長茁壯,並將作品取名為《艷陽下的綻放》,以較不具像的植物為造型,留給觀賞者更多想像空間,更被網友封為東海岸最美的公車亭。
海洋力量 波浪上的方舟
除了臺灣的藝術創作者,來自日本的杉原信幸與中村綾花,受到臺灣原住民在山海之間孕生的文化所吸引,在東海岸上留下藝術的足跡。作品名為《波浪方舟-潮間交織》,以臺灣傳統的土角厝黏合材料與工法,將東海岸的珊瑚石、都蘭山中的大岩石拼組成船的形狀,代表了日日夜夜撞擊加路蘭的白浪,作品的造型靈感來自蘭嶼達悟族的拼板舟,以及小野柳看來像奇石怪狀的海浪,象徵東海岸阿美族豐富的海洋文化,在這裡手工藝、樂舞、漁獵採集生活和神話密不可分,更是一艘象徵在海洋和島嶼之間歌唱的臺灣方舟。
夏日的陽光正好,一起走訪臺東,來加路蘭體驗藝術與海洋建構的獨特魅力,欣賞來自海洋的祝福,漫步在海岸線上,享受專屬於後山的自然慢生活。
加路蘭休憩區
地址:臺東縣臺東市臺11縣157公里處
電話:089-281530
時間:全天候開放
(點閱次數:2133)